昨日,杭州舉辦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被國家食品安全辦命名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是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評價管理辦法》,經過城市自評、省級初評、國家驗收和社會公示,并報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批準確定的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要獲命名有三個衡量標準——食品安不安全、社會認不認可、群眾滿不滿意。2019年至今,在全省食品安全評價中,杭州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群眾滿意度均保持在80分以上。
成績在一點一滴的努力和創新中顯現。
杭州已經開展常態化食品安全抽檢,2019年以來,全市共完成食品抽檢17.7萬批次,合格率97.26%,對發現的4845批次不合格食品全部做到100%閉環處置。
在生活中,大家接觸最多的大概是賣冷鏈食品時掃一掃上面的二維碼看看合不合格。
實際上,杭州已經上線“浙食鏈”“浙冷鏈”“浙江外賣在線”“防疫餐飲在線”等數字化監管平臺,覆蓋食品生產、流通銷售、餐飲服務全鏈條,打造了一個食品安全智慧監管體系。
“陽光廚房”你一定不陌生。學校食堂、外賣商家、農村家宴等地方已經普遍安裝“陽光廚房”,家長或消費者只要打開手機軟件便能看到廚師烹飪的全過程,不管是點外賣還是學生在校飲食都放心了不少。
由點及面,接下來杭州還將建成30個“陽光餐飲”街區(包括綜合體)。截至目前,已建成拱墅區勝利河美食街、上城區東站萬象匯、臨安青山湖寶龍廣場等8條“陽光餐飲街區”,杭州遠洋樂堤港、大悅城等20余條“陽光餐飲街區”將在年底前完成。
此外,杭州還創新性地為自助咖啡機等食品自動制售模式發放經營許可。企業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后,在杭州全市范圍內布點設備,不需要重新辦理許可。目前,已有7家企業領取許可證,160余臺機器“持證上崗”。
食品安全監管“永遠在路上”。接下來,杭州將補短板、強創新,為大家提供更為堅強的食品安全保障。
比如,加強網絡銷售等新業態食品安全監管,通過數字化手段加強對杭州農副物流中心、蕭山新農都等大型批發市場“輸入性”的食品安全風險監管治理。
同時,在前期食品領域數字化改革基礎上,將持續推進“浙食鏈”“浙冷鏈”“浙江外賣在線”等智慧監管系統的落地應用。